公示公告
- 2018-01-12广东司法行政远程会见管理办法(试行)
- 2018-01-05河源市司法局关于调整公布权责清单的公示
- 2017-12-29关于河源市东江公证处更名为河源市河源公证处的公告
- 2017-12-20河源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 2017-12-18河源市司法局对申报三级公证员职称评审结果公示
政务五公开
便民信息
查看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www.365365.com>> 理论研讨>>法学研究前沿>> 正文
现代化强国新目标为法治建设绘就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的同时,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瞻性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新目标,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向未来的豪迈,以及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坚定的必胜信心。
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相应战略目标引领事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成功经验。为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方案,“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景振奋人心,现实催人奋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的指引下,只有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法治是固国之本,强盛之基。毫无疑问,现代化强国之强,离不开法治之强。我们看到在“两步走”战略中都有对法治中国的清晰描画。在第一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法治中国应该是,“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在第二阶段,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法治中国应该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目标指引方向,使命引领未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步走”战略,不仅为国家发展强盛勾勒出了美好蓝图,更为法治中国设定了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进一步全面深化依法治国伟大实践。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宏伟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勇气担当,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文字撰稿: 图片摄影: 编辑:)